廿八都,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,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。1100多年前,黃巢揮戈南下,在浙、閩之間的崇山峻嶺中開辟了一條仙霞古道,從此四周關隘拱立、大山重圍的廿八都成了歷代屯兵扎營之所,兵家必爭之地。三省邊界獨特的地理位置,使最初主要是軍事功能的千年古道到了清代逐漸成為商旅要道,廿八都作為過往貨物中轉的第一站,一個必經的交通樞紐,迅速成為三省邊境最繁華的商埠。
文昌宮是古鎮人崇學好文的體現。是古代文人學子們以文會友的重要場所,是廿八都民間集資建造的公共建筑,建筑之精美,裝飾之豪華,絲毫不亞于官方建筑。
廿八都鎮的建筑依古道兩側而建,長達1公里。北為潯里街,以住宅為主;南為楓溪街,以經商為主。古鎮在清同治年為鼎盛期,溯錢塘江而上的船只裝載著來自江、浙的布匹、日用百貨到江山的清湖碼頭靠岸,然后轉陸路,由挑夫肩頭的扁擔挑往閩、贛。從閩、贛來的土特產也要到清湖裝船運往金衢滬杭各地。鼎盛時期,商行店鋪、飯館客棧布滿了整條鵝卵石鋪就的大街,日行肩夫,夜歇客商,每天南來北往,熙熙攘攘,富足熱鬧了數百年之久。